上海白包烟追忆

[ 知识百科 ] 2014-05-12 来源: 东方烟草网 作者: 沈景柏
    白包烟,俗称白壳子香烟,就是用白纸简单包装的香烟,通常每包20支或50支。解放前这种烟一般烟厂都生产过,当时在烟支钢印上多用“非卖品”来区别,一般作为福利烟无偿发给职工。
    解放后,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了,要为国家节省每一个铜板,这种福利烟当然也就随之取消了。1960年左右,烟厂以不同形式恢复生产白包烟,如广州二厂生产“翻包红双喜”,每包20支,每条10包。当年一般产品都用防潮纸作条包,然而白包烟或翻包烟则用白纸作条包。其他各地烟厂也陆续开始生产白包烟,但都不是非卖品了。
    上海在1979年前不生产白包烟,1979年第四季度,全国烟叶产量大幅度下降,上海烟叶调入困难,上海卷烟厂面临减产危机。上海市领导十分重视,由上海市计委牵头,市计委方祖荫秘书长为团长组成代表团去河南、山东、湖北等烟叶产区求援。其间大家讲起白包烟的事情,王三栋等同志向方秘书长建议,上海在生产卷烟过程中也会因机械故障、气候影响、操作不当等因素造成卷烟次品,都需工人用铁丝钩子扯破次烟盘纸拆出烟丝,再按原使用等级降一级方可投产掺用,浪费很大,最好加以利用生产白包烟(当时称作“处理烟”)。这需要经过市领导部门同意。方秘书长回到上海与有关部门商量后,准许上海烟厂可将生产环节中产生的次品烟当作“处理烟”。于是经过定牌、定价、定完税率等一系列手续后,上海卷烟厂白壳子“处理烟”在1980年正式出笼了。 
    上海白包烟开始时牌子较少,仅有“前门”、“飞马”、“牡丹”等,以后逐渐增加,到1983年已有“牡丹”、“凤凰”、“上海”(甲、乙级)、“金鹿”、“前门”、“飞马”、“金得利”、“高乐”、“光荣”等十多种牌号。供应范围也逐年扩大,从职工烟票到增发奖励烟票、节日烟票等。后来,白包烟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只得另设专门供应点,先设在了大连路360号,后迁至怀德路970号,配备专职人员为购烟者服务。近年来由于品种结构的变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白包烟基本上只供应“双喜”、“牡丹”两种。随着设备和质量的不断提升,生产中的残次品越来越少。2003年5月,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根据国家局的有关指示,停止生产白包烟。
    从1980年开始到2003年6月,上海的白包烟历时23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白包烟目前已退出历史舞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