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奉天的烟市风情

[ 知识百科 ] 2013-02-20 来源: 沈阳市烟草专卖局 作者: 冬笙

    清咸丰年间,奉天的烟草由自种自用、待客和馈赠之物进入流通领域,与之相应的烟草、烟具店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

    清末,奉天的烟店分为烟草店和鼻烟店。清宣统元年(1909年),奉天的烟草店已发展到了四五十户,主要经营地产黄烟,是奉天东山一带、铁岭以北的清河、浑河、苏河、辉发河等流域所产的晒烟,又称为“东山烟”。这种烟生长期叶小而有光泽,成熟气味香窜,晒后变为亮黄色,深受吸食者欢迎。还有质优有名的关东烟等,就是吉林南山一带、松花江上游及各支流漂河、拉法河、双岔河等流域所产的晒烟,又称为“南山烟”。《奉天通志》载:“烟草冬可御寒,土人尤多食之。……黄烟、线麻为土产大宗。”
    烟草铺的门前通常悬挂着幌子。这种幌子通常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模型幌子,悬挂烟叶的模型;另一种是描写幌子,上面写着十分醒目的“烟”字。如关东烟铺的幌子,上方是一块带有蓝色装饰花纹的横木,下面白色的长方形木牌上不仅书写着醒目的“关东烟”字样,还在字的周围错落有致地绘有四个正方形图案,木牌下系有红色幌绸。
    至于鼻烟铺,则相对少一些。在那时,鼻烟多以烟梗轧成坯子,搀人茉莉、桂花、葡萄酒等窖制而成。闻鼻烟,在清末奉天的上层人士中盛行,被视为高雅之举。鼻烟铺的幌子比较考究,由三个部分组成。上下是两个蝙蝠,因为按照中国的传统,蝠即为福,一般同时使用五蝠,象征富、贵、和、善、福。中间为一烟壶以示经营内容,两端用铁链悬挂,使人一目了然。
    清光绪29年(1903年),清政府先后与美、日续订通商条约,奉天开放商埠后,市场又出现了销售洋烟卷的纸烟店。洋烟开始在市场上出现时,人们不识为何物,由于两头都可吸,只当玩物用,觉得很稀奇,购买者很少。洋烟的主要品牌有:英美烟公司的“老刀”、“品海”、“孔雀”、“蓝美人”、“三炮台”等;日本官烟专卖处的“双仙鹤”、“不二”、“芙蓉”、“蜜蜂”、“大和”等;华商三星纸烟有限公司的“三星”、“如意”等;营口德芳纸烟局的“金鱼”、“塔”、“金龙”、“双蝶”等;正昌烟公司的“金嘴”、“银嘴”、“木嘴”、“长细草嘴”等;普罗斯烟公司的“双飞人”、“桃猴”、“双鹿”等;还有俄商老巴夺烟公司的“大白杆”烟。纸烟店的幌子看起来简单随意,给人以漫不经心的感觉。它是用一块正方形的木板为招牌,上面贴有所经营品种的空烟盒,木牌下缀有一条红布。
    烟具店,顾名思义,是以出售烟袋嘴、烟袋杆、烟袋锅等烟具用品为主的店铺。在当时的奉天,德胜门金银胡同就有烟袋铺、烟袋杆铺12户。所经销的产品分为上中下三个档次:上品选材用料非常考究,烟嘴有玉、玛瑙、青金石、翡翠等多种质料,烟袋锅多是用金、乌木、铜等贵重材料制成;中下等次之,以满足多层次人们的需要。
    烟袋铺的幌子是两个连结在一起的巨大烟袋模型,底下烟袋模型的中间系有红色幌绸。幌子的材料是木制的,长约一米,并根据经营者的喜好涂上各种色彩。有趣的是两个烟袋 锅的方向相背,一个指向天空,一个面朝地下,好似两个吵架生气的孩子。
    烟管屋的幌子也很别致。上方是亭顶形绘有花纹图案的木制品,中间用铜链横悬挂着一个烟袋锅朝上的大烟袋模型,下面悬挂着一个刻有金字“高铜烟袋”四个金字,字周围绘有金色花纹图案的长方形木牌,木牌下系有红色的幌绸。
    烟袋杆铺幌子的上部同烟铺的幌子基本相似,也是一块带有雕刻的横木,下面悬挂三条系有烟杆的绳索,绳索底端各系一条红布,表示是制作和出售烟袋杆的店铺。
    这些烟铺和烟具铺,销售烟叶、鼻烟、烟卷及烟具用品的结算方式通常为赊购,买者可半月、一个月或三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付款。
    总之,清末奉天的烟市风情,以其独具特色、相映成趣的面貌而成为奉天民俗画卷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