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俗的由来

[ 知识百科 ] 2013-09-12 来源: 中国烟草科教网 作者: 未知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风俗就是那些历代传承、播及于社会和集体的,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又叫习尚。
    我国语言学家孔颖达考证认为:“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俗’。之所以有些不同的风俗习惯,就是因为各个时代的生活总是与当时的生产方式和水平、文化礼仪、道德观点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烟俗就是指伴随烟草文化的传播及于社会和集体的、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常重复的行为方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要对其追根溯源,则要从宗教说起。
    众所周知,烟草与玉米、番茄、马铃薯、巧克力并称为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五大发现。从印第安人发现烟草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烟草最初除了满足人们的吸食需要外,还常常出现在宗教仪式中。例如,在召开部落会议时,主持人往往要进行一种“喷烟仪式”。他将烟管中点燃的烟连续地对准天顶、大地、太阳各喷一次,依次表达对天神、地神及亘古不灭的太阳神虔诚的感谢之情。其次是把烟作为一种圣灵之物,成为战争与和平的象征。譬如两个部落之间剑拔驽张,相互对峙,这时一方要想求和,便可将烟管或烟草送予对方。对方如若接受,就表示愿意和平;如若不受,则意味着将有一场血流成河的战争。因此,那时印第安人又称烟管为“和平烟管”,聚在一起吸烟又预示着和平和友谊。又如,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纳切尔斯人的太阳首领,每天早晨在日出之前站在家门口,面向东方,用烟草的上部对准东方,而后指向黎明的其他地方。
    原始民族的人吸烟完全是为了陶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就把吸出的烟吞掉。如巴西部落的巫师们在疯狂的秘密节时,用吸烟来使自己进入失神状态,以期能见到精灵。所以在他们中间,烟草开始被称为“圣草”就不足为奇了。北美印第安人认为烟的麻醉状态是超自然的失神状态,这种状态中的梦幻无疑就是圣灵的启示。中世纪的欧洲,烟草也同熏香混合,被作为伦敦教堂的供香,也是出于对宗教的顶礼膜拜,在狂热宗教中使自己陶醉。
    “神奇无比”的烟草作为一种连系神的媒介物,恰好在宗教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吸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宗教是不可分割的。
    由于烟草历史悠久,又是那么神圣,于是土著印第安人当时的风俗就把烟草当作神灵,以此用来作为太阳神的神圣祭品。他们认为太阳、大地是万能而强大的,是万物之主,所以烟草也就身价百倍,象征着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每逢节假日、结婚、生日、葬礼以及拜访各部落首领时,都要把烟草作为最珍贵的礼物互相赠送,以示和平、友谊、尊重和睦相处。这一风俗,代代相传,直至流传到世界各地。虽然内容有所改变,但基本上还是表示了和平友好的象征。据历史记载,这一风俗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有许多外国使团和外交使节把烟草或者鼻烟、鼻烟壶等烟制品作为礼品赠送给我国,以示友谊。
    公元1684年,康熙南巡时,曾在南京接受当地传教士们赠送的礼物—鼻烟。
    公元1725年,意大利罗马教皇伯纳第多十三世遣使来我国,觐见了清世宗,献上了礼物,有各色玻璃鼻烟壶和鼻烟。
    公元1752年,葡萄牙国王遣使来我国,也献上了以赤金、螺钿、玻璃、玛瑙等制成的的鼻烟壶。
    这种风俗,直至今天,我们在接待亲朋好友时,仍以卷烟招待,一方面用它来提供结交朋友的机会或作为传递友情的导线;另一方面可使人们之间的来往从陌生到亲近,把烟草作为媒介是有很大关系的。今天是这样,古代也是这样,把烟草招待客人,谓之“烟茶”或谓之“烟酒”。
    由于烟草的价值,又遍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在欧洲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烟草成为上流社会的宠物,帝王奖赏臣僚的圣品。英国当时烟风最盛,全国上下,莫不以吸烟为乐。当年伦敦的通衢、闹市都有吸烟俱乐部的设置,有如文艺沙龙,随处可见,成为上流社会、缙绅名流吸烟聚谈,纵情享受的场所。如今,在伦敦历史博物馆内还珍藏着一幅描绘当时吸烟俱乐部内烟雾腾腾、百态俱阵的著名油画,以及俱乐部吸烟规约的铜牌。
    烟草同样被人们隆重地用于丧葬之中。有些民族形成了用烟草和烟具来做殉葬品的风俗。如鄂布岛上的鄂斯特雅克人,烟斗多半要成为死者的殉葬品。西伯利亚东部的通古斯民族把死者埋葬在树内时,要放进一把烟草。日本安尼时代,有些人家将珍贵的烟盒用来殉葬。在我国清代末期,慈禧太后的随葬品中,有她生前爱用的铜水烟袋、银水烟袋、银潮烟袋等烟具,琳琅满目。1916年,袁世凯的随葬品中有一根长长的中国式旱烟袋及其外国烟具。当然现代虽然很少有将烟作为葬品的记载,但在民间,将嗜烟者生前酷爱的香烟随之入葬,或在其坟前供上他爱吸的香烟,也是屡见不鲜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