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两款一品梅【佳品蓝】

[ 品鉴赏析 ] 2015-01-21 来源: 烟悦网 作者: hongyipin
  最近我陆续发了几篇一品梅品吸的帖子,分别向大家介绍了几款一品梅系列中的高端产品。应该说一品梅系列中的高端产品并不是很多,其中一些有着较强的地域性,不为大家所熟悉。但一品梅的中低端产品是非常丰富的,销售区域广阔,其主要代表有:金特长(磨砂)、佳品红、佳品蓝、世纪佳品,佳品醇等品种。今天开两款不同时期的佳品蓝,整个“佳品蓝梅二度开”的标题,也算是图个吉兆。
  在我保存的佳品蓝实物中,基本囊括了佳品蓝各个时期的品种。本来想选择一盒子最早的焦15的,与一个近期焦12的进行比对。因为昨天开的那个“特制”出现轻微的走油现象。为了稳妥起见,选择了厂名是“中烟”版的焦14和焦12,进行一下比对性品吸。两款香烟的购买时间分别是2007年和2011年下半年。
  佳品蓝香烟因其包装的颜色而得名。在众多的一品梅款式中,佳品蓝的包装因其鲜艳的蓝色,显得格外耀眼夺目。此烟的价格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10元之间,精美的包装,优异的内在品质,较高的性价比,博得众多的烟民喜爱。
包装细节欣赏与比对:
  新、老版正面的左上方,有三行基本相同的的文字和字母,略有区别是第一行的内容。老版的第一行为“SELECTED THE FINEST T0BACCOS”;新版为“YI PIN MEI”。
  副版中,两款都以腊梅图案为主题,主体图案的位置、尺寸比例略有变化。老版类似4:3的普屏,新版则受警句区的影响,长宽比例近似于16:9的宽屏;明显不同的是,老版的腊梅方框图下方有“【佳品香烟】”字样。另外,老版背面的塑料膜上采用了防伪“彩膜印刷”。

 

  左侧,主要内容是理化指标,老版的焦油含量是14毫克,新版是12毫克。其他内容都是因为正版增加了警句内容,侧面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主要是工厂名称与警句内容上产生一些变化而已。
  右侧,条码区的位置与尾数都是相同的。明显区别就是,新版的“20支”处的塑料膜采用了防伪“彩膜印刷”工艺。见图:

 

  顶部,老版“一品梅”三字下方有“SUPERIOR QUALITY”和【佳品香烟】字样,新版没有这些内容,只是新增加了客服电话号码。
  底部,老版的底部“YI PIN MEI”拼音字母下有两行英文字母。新版只有江苏中烟的官方网址。另外底部塑料膜上,都有彩膜防伪蓝条状方块,只是颜色上有些变化。

 

  没有拆封前拉条与细节:老版与新版的拉条口形状有明显的变化。新、老版20支处没有拆封前的对比情况:

 

拆开塑料膜以后的新版情况以及拆封以后的彩膜情况:


  老版在背面梅花图采用了彩膜,新年版只是在“20支”处采用了彩膜印刷。


开苞:
  佳品蓝的内衬锡纸非常漂亮,采用了镭射印刷,这在其他一品梅款式中是不多见的,即使是新版的包装,依然采用这个风格。老版的中央的采用的是淮阴卷烟厂的梅花形厂徽标志,新版的采用了江苏中烟的统一标识。

 

  两款的烟支的都是776的排列的。


  佳品蓝烟支的水松纸为金黄色,显得略浅,多少有一点苏烟软金砂的感觉。水松纸的下端有两道金边衬托,构图是直接印刷在烟纸上的,构图由磨金的梅花和红色的YIPINMEI组成,靠近切口处的编号有所不同,老版写着30917,新版则是20172。
  烟丝填充还是比较密致的,烟丝不是非常的干燥,两款的烟丝颜色比较接近,老版的颜色略微深些。嗅其味道,烟草的本香味明显,略微带些清香的调香味道。

 

品吸:
  引火点燃:很清香的味道飘逸着,绵绵清淡的口感。两款卷烟气清香飘逸,层次感强,口味上有点接近红南京的味道,但调香味远不如红南京那样明显;烟气甜韵圆润,柔绵舒适;吸食时让人胸中萦绕着醇和、舒适的感觉,非常符合我的口味。其烟气柔绵、圆润,其烟香清雅飘逸,让人回味悠长。与一品梅“精品”相比,烟气显得薄弱,甜度更是不够。毕竟是10元的价格,能够做到这样,已经让人非常满意了。烟丝燃烧比较流畅,既没有一些老烟的缓慢,也没有目前许多12版香烟那样飞速。两款相比较,新版燃烧略微快些。

 

一点感受:
  佳品蓝香烟,许多人又把它称之为“蓝一品”,是一款深受许多烟民喜欢的香烟,早年刚刚上市的时候,曾经红极一时,也深得本人的喜爱。在一品梅系列中,2011年“精品”、“特长”“佳品醇”以及“红一品”的包装上,都先后加上了“南京”两字,唯独“佳品蓝”悄然退出人们的视野。我来烟悦时间虽短,感觉论坛中的筒子们还是比较追捧此烟的,一人说好的烟,不是真正的好烟,大家都说好,想必是真的好。今天同时开了两款不同时期的佳品蓝,来了个梅开二度,真心期待这朵“佳品蓝梅”它日继续绽放!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