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火花:诗画相映绘春景

[ 知识百科 ] 2015-04-13 来源: 东方烟草报 作者: 韩思雨
    诗歌和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朵奇葩,无论是主题选择,还是意境传达,两者都有着交融性和共通性,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为可以互相融通的两种艺术形式,在很多情况下,诗歌和绘画巧妙搭配在一起,传递着别样的诗情画意。
  笔者收藏有一些展现春天景色的火花,采用的就是诗画相映的形式,为火花增添了许多艺术气息。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上世纪80年代,四川资中火柴厂出品的“唐宋绝句”套花中有一枚火花,上面印有这首短小隽永、妇孺皆知的《春晓》。这套“唐宋绝句”火花采用传统古籍装帧设计风格,在竖式笺纸内印有唐宋诗词名篇。诗作上配发的写意画,诠释着诗歌的主题。
①江苏南京火柴厂出品的“古诗吟金陵”火花之“金陵春深图”。
  江苏南京火柴厂出品的4组共16枚“古诗吟金陵”火花则以类似拼图的形式表现四季美景。该套火花由江苏画家诸辛耕设计,诗词由书法家李乃强所书。其中由4枚火花组成的“金陵春深图”(图①)描绘了古代金陵(今南京)的青山绿水以及白帆点点的江面。这套火花每枚上面都印有一首唐宋诗人游玩金陵时的诗作,其中广为传颂的有唐代杜牧的《江南春》。更有趣的是,这套火花上面还印有题为“金陵六朝名胜 南京今日新貌”的旅游景点分布图,使得这套火花成为图文并茂的袖珍导游图。

②陕西西安火柴厂出品的“唐诗画意”火花之印有《送元二使安西》的一枚。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贺知章这首《咏柳》曾被印在陕西西安火柴厂出品于上世纪80年代的 10枚套“唐诗画意”火花上。“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代杨巨源的《城东早春》也出现在这套火花上,与之相呼应的是双燕在垂柳间嬉戏的画面,生动表现了春回大地的勃勃生机。唐代王维那首《送元二使安西》也出现在这套火花上,与之相呼应的是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两个黄衣男子,在一棵柳树下依依惜别,或许远走他乡的那个人再也看不到这里的春光了。(图②)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上世纪80年代,湖北麻城火柴厂出品的“花卉诗词”火花,主版展现各种花卉,副版印有相关诗词。其中,主版为月季花的火花,副版印有唐代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主版为玉兰的火花,副版印有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安徽六安市火柴厂出品的“西湖十景诗词”火花之“苏堤春晓”。
  中国许多地方的春景已经成为著名景点。上世纪80年代,安徽六安市火柴厂出品的“西湖十景诗词”火花中,有两枚展现了西湖的春天。其中,“苏堤春晓”火花(图③)再现了西湖十景之首的旖旎风光,副版印有宋代程颢的《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首融春景与理趣的诗,用明白晓畅的语言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全诗表达了理学家平淡自然的审美追求,也表达了一种闲适恬淡的意境。“柳浪闻莺” 火花描绘了西湖黄莺互相嬉闹、欢快飞舞于柳林之间的画面,副版印有宋代徐元杰的《湖上》:“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诗中的“乱”字恰恰表现了黄莺在明媚春光中的喜悦之情。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