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烟歌——颇具特色的烟文化

[ 知识百科 ] 2010-12-06 来源: 烟草在线 作者: 屈宏生

  陕西民歌高亢宏亮、婉转动听、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因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自烟草传入陕西以后,吸烟便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于是信天游、喜歌、秧歌曲、酒曲、夯歌、叫卖曲等民歌中也增加了表现烟草的内容,俗称烟歌。陕西烟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烟文化,反映了陕西人与烟草结下的不解情缘。

  吸烟烟歌

  吸烟烟歌是指赞美或劝戒吸烟的烟歌。由于烟草传入陕西境内较早,吸食人群较广,加之人们对“吸烟有害健康”认识不足,于是售烟者就走乡串户为自己的烟制品广而告之:“抽抽抽,幽幽幽,七狼八虎闯幽州。走一走,转一转,把我纸烟看一看。我说好,还不算,买包抽,你再看。老婆抽上一袋(支)烟,耳不聋来眼不花。老汉抽上一袋(支)烟,高寿能活一百八。聋子抽上一袋(支)烟,隔山听见鸡叫唤。瞎子抽上一袋(支)烟,半夜能把虱子抓。跛子抽上一袋(支)烟,一天能走百二八。秃子抽上一袋(支)烟,帽盖子能长丈七八。我说此话你不信,丈母娘见了女婿亲。她不是见了女婿亲,她和女儿心连心。”这首流传在洛川县的《售烟叫卖曲》,不但唱出了售烟者简直把自己的烟制品说成了一种特效无比的神草,而且点出了烟民与烟“心连心”的主题,显然是售烟者“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有表现吸烟者自鸣得意的烟歌,如在合阳一带流传久远的一首喜歌,诙谐有趣地唱出了吸烟者为自己与先人拥有共同的吸烟嗜好而自豪:“刘备吃烟一辈子,娶了孙权他妹子;关公抽了一口烟,斩了六将出五关;张飞抽了一口烟,鞭追吕布紫金冠;赵云抽了一口烟,长坂坡前杀得欢;孔明抽了一口烟,能掐会算是神仙。”我们不难看出,以上内容的烟歌是从不同角度诱导、赞美吸烟的。我们也不难想像,在那种生活习俗和文化氛围中,拒绝吸烟实非易事。

  与此同时,陕西烟歌中也不乏劝诫吸烟的,如:“丈夫你听我言,你再不要抽纸烟;抽上那个纸烟(呀)死(哟)费钱,老来受可怜。”(甘泉县《劝丈夫》);“骑马不骑拐子腿,交朋友不要交烟鬼;烟鬼嘴臭肠子黑,烟熏火燎活受罪。”(《延安地区烟歌》)。有的烟歌还告诫吸烟时的注意事项:“抽烟你自打火;不要和人对火;梢林里有绿林响马,(哎)操心蒙汗药。”(陕北小调《走西口》);“吃烟须得(他)人对火,你小心他有传染病。”(延安《老夫人说话你记在心》)。

  陕西烟歌在对烟进行褒贬的同时,还以烟为话题揭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你吃你的饭来用你的烟,你嘴里莫要胡说闲。”流传于黄陵一带的这首民歌,意在规劝人们不要传谣说闲话;“抽烟不抽白衬烟,交朋友不要交大款;大款天天抽好烟,三天两头把朋友换;抽烟要抽滤嘴烟,交朋友要交笔杆杆。”这首《延安地区烟歌》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妹妹”对待“交朋友”的谨慎心理。

  生活烟歌

  生活烟歌是表现烟与生活须臾不分的烟歌。陕西人普遍认为吸烟能解除困倦恢复体力,因此往往在犁地时唱道:“揭(犁)上三回并六转,拭拭犁头吸袋烟。”(流传于黄陵一带);在种田时唱道:“来到地畔抽袋烟,旮里旮旯都种遍。”(《延安地区烟歌》)。这是表现烟与劳动的烟歌。

  陕北人天生喜唱信天游,他们常常放歌:“手提烟袋站山头,扯起嗓子唱起信天游。”(《延安地区烟歌》);“抽一根香烟(呀)喝上一杯茶,咳嗽一声把嗓子打,听我来唱对(呀么)《对莲花》。”(子长县《对莲花》)。在这里,烟、茶结为一体,表现烟与文化娱乐活动密不可分。

  拉枣枝是陕北人迎亲的风俗,此角色一般由新郎的姑夫、姐夫担当。当新娘下了轿,拉枣枝的便开始唱喜歌(也叫拉枣枝歌):“进了院用目观,这家院子修得宽;主人家忙来把烟发,光景过得没麻达(意为好)。”流传于洛川一带的这类烟歌,表现了烟在迎亲中的吉祥意义。

  陕西民歌中也不乏反映旧时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内容:“镇坪人苦多,出门上下坡,屋在眼前过,走到太阳落。住在老扒边,抽的蓝(兰)花烟,钻的窝罩棚,推的苦荞面,烤的转口火,吃的洋芋果,披的烂羊皮,踩的棕包脚。”(流传于镇坪一带)。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